2021年11月9日、10日,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RDPAC)举办“全球研发负责人网络研讨会”。会议旨在分享中国医药创新生态系统和同步研发、注册与审评的现状,帮助跨国公司全球研发负责人进一步了解中国,听取跨国公司全球研发负责人对《构建中国医药创新生态系统——系列报告第四篇:推进创新药同步研发、注册与审评》(以下简称“同步研发报告”)报告内容的反馈和期望,探寻将中国纳入全球同步研发的多种可能途径。围绕中国进一步融入全球研发体系,实现全球同步研发、注册与审评的现状与挑战,来自13家RDPAC会员公司的19位全球研发负责人从国际视角进行了热烈探讨。
与会嘉宾们非常关注同步研发报告中总结的对中国实现同步研发、注册与审评的三条潜在路径,认为更多的公司已经在策略制定过程中更多聚焦前两条路径,路径一,中国在早期临床试验就加入全球同步;路径二,中国加入中后期全球多中心试验。嘉宾们表示,中国药监部门充分利用加速通道、接受境外试验数据,将有效提速全球同步研发进展。但同时,中国的人类遗传资源行政审批和临床研究能力仍是影响加速同步的重要原因。在临床研究上,保证临床试验数据的完整性、质量和连续性,将有助于促进创新药同步研发、注册与审评。中国具备丰富的临床资源,过去五年中国的临床试验机构从400个增至1000余个,当前很多制药公司倾向于选择与第三方机构加强临床试验的合作,然而,中国的临床试验机构尤其是新机构,临床试验能力建设还有所欠缺,亟待加强。
同步研发报告是RDPAC联合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PhIRDA)于2021年推出的《构建中国医药创新生态系统》系列报告的四个子报告之一,该报告基于过去五年药品监管改革促进医药创新的改革成果,聚焦“注册监管”和“临床研究”两个主题,贯穿同步研发、注册与审评环节,旨在推动创新药在中国的研发与全球进度实现一致。报告发布后陆续收到政产学研各方的积极反馈,并在RDPAC会员公司内部引起极大关注。大家纷纷表示,对于跨国公司而言,中国医药创新生态系统的不断提升和融入全球为中国进一步加入全球同步研发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同时也对公司总部给予中国的资源和支持提出了更高要求。
研讨会首先邀请麦肯锡董事合伙人王锦女士和副董事合伙人邵毅先生向与会者详细介绍了报告背景及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创新药物研发的整体环境和现状,注册监管和临床研究的主要挑战和建议等。RDPAC研发专业委员会主席,诺和诺德医药研发部企业副总裁张克洲先生和联席主席,礼来中国高级副总裁、药物发展及医学事务负责人王莉女士就参与嘉宾提出的很多相关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希望通过分享中国创新药研发生态环境的及时以及全面的信息,帮助会员公司获得总部在华研发投入的大力支持,发挥中国在全球新药研发体系中的强大价值。RDPAC科学与药政事务部高级总监王芸女士表示,RDPAC多年来一直积极助力审评审批制度的改革,2016年联合3家国内行业协会发布了《构建中国医药创新生态系统》1.0版,描绘了医药创新生态系统的框架,报告中的多项建议已被采纳;2021年发布的《构建中国医药创新生态系统》2.0版,回顾过去5年并展望和深入分析未来发展,希望持续推动中国医药创新生态系统的不断完善。
13家RDPAC会员公司代表出席了研讨会,他们分别来自丹麦爱尔开-阿贝优,百特,勃林格殷格翰,礼来,辉凌医药,协和发酵麒麟,萌蒂制药,诺华,诺和诺德,辉瑞,罗氏,施维雅以及武田等。王芸表示,希望通过类似这样的研讨会,帮助会员公司总部在全球研发战略制定过程中,尽早考虑将中国纳入全球研发计划。
未来,RDPAC将持续致力于推动中国医药创新生态系统的改善,围绕会员公司及总部高度关注的话题,继续深入开展高层对话,分享对中国法规及其影响的共同理解,分享同步研发和注册的经验和成功案例,提出在全球研发战略中中国的动态需求及潜在的短期和长期的解决方案指导,帮助会员公司将中国纳入全球发展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