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6 月 12 日,由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工作委员会(RDPAC)主办,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作为媒体支持,在“携手抗癌 为生命加油——助力健康中国,癌症防治在行动”主题会上,强生创新制药中国区总裁黄琛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专访,分享了助力我国肿瘤防治事业的创新经验。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针对中国人肿瘤防治领域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强生是如何在中国市场开展工作的?企业在肿瘤防治的重点领域以及产品布局是怎样的?
黄琛:在全球范围内,强生深耕肿瘤领域 30 余年。我们的策略是专注于 first-in-class 的产品,同时不断向肿瘤疾病的早期阶段推进,以期让肿瘤能够成为一种可控、可治愈的慢性疾病。
在中国,强生公司已上市和在研的产品覆盖了包括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在内的血液肿瘤,以及前列腺癌、肺癌、膀胱癌等在内的实体肿瘤。服务中国肿瘤患者 20 年以来,强生在中国引入了 8 个创新的治疗肿瘤的药品和 19 个适应症,帮助近 35 万名肿瘤患者从创新的解决方案中获益。
目前,强生公司提供的前列腺癌治疗方案是逐步从晚期治疗,进一步覆盖到更早期阶段;而在多发性骨髓瘤领域,持续通过产品的迭代为不同疾病阶段的患者提供多种方案,同时也不断推出新的联合用药组合方案,希望让骨髓瘤患者有机会实现功能性治愈。而在肺癌领域,强生也在针对 EGFR 罕见和经典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推动精准治疗。
中国市场上肿瘤防治领域还有哪些未满足的需求呢?
黄琛:越来越多创新药的引入使中国的肿瘤患者得以获得更规范的治疗,然而我们希望患者“有药用”也“用得起”。得益于国家医保政策的持续完善,强生不断提升了创新产品在中国的可及性。目前,强生肿瘤在华上市的所有符合条件的肿瘤药物均已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如今越来越多的患者可以实现长期带瘤生存,患者在治疗以外的需求也随之涌现。强生也在不断地探索中国特色的、创新的肿瘤患者服务模式,以提升患者治疗和康复体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很多肿瘤疾病应该推动关口前移,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提高疾病认知。为此,强生支持公益组织和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发起了“健康中国·肿瘤患者赋能公益行”项目,搭建了一站式的科普平台,提供权威而且易懂的疾病知识,帮助更多老年肿瘤患者实现治疗目标。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本次会议主题倡议:共克癌症为生命油——助力健康中国·癌症防治在行动,您是怎么理解的?
黄琛:攻克癌症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携手努力,除了研发提供创新药品,还包括提升可及性、患者服务、疾病教育等各方面的工作。 如何使创新药物真正惠及肿瘤患者,随着国家医保目录的调整,越来越多的优质创新药物被纳入医保,但同时提升创新药可及性,不仅要依靠医保,还需要商业保险、公益基金及其他多种方式的助力。同时,肿瘤患者生存率的提升,需要政府,医疗机构,社会团体,医药企业等社会各界的齐心协力。
责编:王卓
主编:邱越
校对:任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