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环保”将深刻影响制药业发展
【2010年10月20日,北京】“低碳”与“减排”的概念尽人皆知,但将这两个词与制药业关联起来,对很多人而言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在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与开发行业委员会(RDPAC)第十三届环境、健康、安全工作小组会议上,与会各成员公司代表交流了药品生产节能减排先进案例,呼吁全行业力争在药品生命周期的每一个环节中都做到“节能低碳、安全环保”,实现药品生命周期的低碳化管理。
中国要实现2020年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目标并非易事,每个行业和个人都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低碳经济发展理念和相关发展目标已经被纳入“十二五”规划。低碳经济的重要表征是低能耗、低排放和低污染。然而,制药工业一直被认为是我国六大污染行业之一;其中高耗能、高污染的原料药产业仍在高速扩张。因此,制药业必须行动起来承担低碳时代自己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从概念上讲,“药品生命周期低碳化管理”强调在研发、生产、分销、使用和回收(抛弃)各个环节实现低碳、环保。在药品生命周期的前端,“低碳”主要体现在“绿色化工”(Green Chemistry)上。在化合物筛选阶段,研发制药企业就注意选用更易降解的化学结构;在工艺设计上尽量缩短合成步骤、发酵时间,制剂上缩短冻干曲线时间,减少辅料应用等;并在生产全过程当中,减少对环境有危害的化学品使用。具有温室效应的二氯甲烷曾被广泛应用于药品包衣的制作当中。现在,研发制药企业已经用其他环保溶剂替代了二氯甲烷,从源头上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另外,简化药品外包装也能有效节能环保。通过采用更轻便与可回收、易降解的药品外包装以及更精简的外包装设计,制药企业成功的减少了废物填埋量与能源消耗。由于节省了储存空间,新包装的使用也相应减少了药品对库存空间的要求,从而减低了维护仓库所需的能源与资源。据估计,自2007年开始,仅仅因为几项产品外包装的改进,美国雅培公司就节约了288万磅包装材料,从而减少了1.5万磅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填埋。
研发制药企业所实践的“绿色产品”理念,要求其严格审查包括原料药厂家在内的所有外包项目供应商,并确保他们达到与本企业同等的节能环保标准。因而,研发制药企业不仅会向原料药供应商提供技术指导,对于排放与环保指标不合格的供应商将会终止合同。另一方面,环保部要求企业在2010年7月1日全面强制实施的《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使得全行业都必须行动起来,我们相信后续还会有更为严格的相关法规陆续颁布来提高制药行业的低碳与环保水平。
“从重点关注排放达标到强调‘药品生命周期低碳化管理’,我们的视角从局部扩大到了整体,从单一环节扩展到全链条。”已经从事制药企业环境、安全、健康(EHS)工作四十余年的翁福宜先生说。
“要进行节能环保,没有单一普适的方法。总的来说,使用清洁能源和提高资源的回收再利用是主要方向。”在RDPAC一家成员公司上海工厂从事EHS工作的倪叶君先生说。许多企业安装了各种太阳能设备,为生产提供热能,也为厂区提供照明电力,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减少碳排放;回收消防测试用水进行再次利用;使用经过处理的废水来灌溉草坪;采用先进设备,比如采用露点控制技术的干燥机组等。仅依靠应用这些节能设备,有的企业就能够减少碳排放40%以上。诺和诺德2009年销售增长12%,但二氧化碳排放却减少了32%,节水20%。
“我们西安工厂的太阳能板项目,是全部由总部的专项资金资助的。对EHS设施的投资普遍回收周期长,总部的支持对项目的实施至关重要。”翁福宜先生表示,“很多企业都在总部设立了专项基金用于支持全球工厂进行节能环保方面的设备改造以及技术升级。”重金投资于低碳项目的还有拜耳医药保健,未来三年,该公司将投资14.6亿美金用于与气候相关的研发与其他项目。
翁福宜先生说:“在药品的使用环节,我们也在向公众作宣传,我们提倡减少浪费、合理抛弃。‘环境中的化学药品’(PIE)现在是各大研发制药企业关注的焦点,PIE讲的就是化学药物经过人体利用回到环境以及未被使用就抛弃到环境中从而对环境产生的潜在影响。”辉瑞制药就是PhATE模型构建的积极参与者,该模型已被作为科学工具被应用于评估人类用药活动集中度已经分布状况对美国境内水体表面的影响。
RDPAC执行总裁刘贞贤先生说:“制药业的存在就是为了人类的健康、治病救人,如果不注重低碳与环保,在制造药品的同时危害环境和人类的健康,那制药业存在的价值将大打折扣。我们期望国家能够一方面不断严格相关法规和监管,在政策方面也能给予相应的鼓励,促使企业能够主动节能减排,提高环保标准,尽快使药品低碳化管理的理念能够深入到制药产业链上的每一家企业。”